> 正文

劳动光荣|抢险人王长兴:为百姓解决难题是坚持的最大动力-pg麻将胡了模拟器

2022-05-03 19:40

来源标题:劳动光荣|抢险人王长兴:为百姓解决难题是坚持的最大动力

去年7月,河南郑州遭遇罕见水灾。按北京市政府部署,王长兴带领队伍星夜驰援郑州。抢险中,他在多个抢险现场间巡视、指挥,脚泡肿了、脸晒脱了皮、嗓子喊哑了。在他带领下,经过95小时连续作战,支援任务圆满完成。

王长兴是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抢险大队副队长。他从1989年开始参与抢险工作,先后参与了近千次抢险任务。

2012年,在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抢险中,他先后指挥处置险情17处。由于长时间在积水中浸泡和雨靴摩擦,脚和腿被磨破了,他不得不频繁脱下雨靴给伤口消毒,然后再进入积水中。就这样,他连续奋战了近70个小时。

“我还记得在郑州时,当地居民特意送饭给我们,摆了整整一长桌,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边给我们食物一边落泪,还有一对父母带着几岁大的孩子向我们鞠躬致谢。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这种能为百姓解决难题的成就感,也是我坚持从事抢险工作30多年的最大动力。”王长兴说。

4月28日,王长兴被授予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去年7月曾带队驰援郑州抢险

新京报:2021年7月,河南郑州水灾期间,你带队赴郑州抢险,当时是什么情况?

王长兴:那段时间其实也是咱们北京的重点防汛期,人员、设备都在备勤状态中。7月21日晚上,我正在值班,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我们组建抢险突击队支援郑州,委任我担任现场总指挥,并且要尽快出发。

放下电话后,我们立刻进入备战状态,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带什么设备、准备什么物资、配备多少人员。

考虑到当地可能没吃没喝没支援,所以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带了矿泉水、面包等食物,至少满足70多人吃3天,而且带上了维修班组的工作人员,确保不会因为设备故障而导致救灾减速。

快速集结后,22日凌晨,抢险突击队就出发赶往郑州,并于当日下午抵达了第一个抢险点——郑开路京港澳高速桥下。由于前期训练充足,我们只用了13分钟就完成了准备工作,装备迅速启动,开始抽排积水。

从7月22日下午到7月26日下午,在差不多95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这支突击队分别在郑开路京港澳高速桥下、七里河南路东侧、莲湖路下穿隧道、七里河南路东三环隧道、杨桥大道、阜外医院、绿博大道等7处积水区域进行支援,累计抽升量达53.5万立方米。

新京报:在郑州救灾期间,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王长兴:因为当地断电,我们刚到郑州就遇到了加油站设备无法加油的情况。没有油,我们的抢险设备就工作不了。后来,我跟加油站商量,用我们自带的发电机给加油站发电,加油站再给他们的车辆加油,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杨桥大道的抢险也非常困难,杨桥大道的积水面积在4平方公里左右,很多小区都泡在水里,就好像一座小城建在了水里。作业时,水深虽然不达1米,但是积水面积大,为更好地发挥大型抽水设备的作用,一定要找到积水最深的位置。

我们互相搀扶、手持探杆展开“探测井盖”作业。这个过程中,危险时刻存在,必须要小心水下敞开的井口。确定好位置后,才能将水泵投入水中,将积水往最近的河道里排放。

更快速地处置险情,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干扰

新京报:“抢险施工的效率越来越高,马路拉链的施工也明显减少”,现在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是怎么实现的?

王长兴:市民的这些感受确实反映了我们排水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现在我们这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防汛总抽升能力从29700立方米每小时提升到100200立方米每小时,形成了可同时处置8起应急突发事件的3组全天候工程抢险组。

当然,这背后也离不开一些方法、技术的创新。原先,排水设备都以大型设备为主,单个设备的重量至少几百斤,虽然马力充足,但在城区也会遇到“施展不开”的困境。经过我们与厂家的不断商讨,现在针对性地推出了一些更轻便的排水单元,有些甚至由抢险人员背在身上就能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现场处置。

我们还提出了“城市主干道非开挖技术综合应用抢险方案”,在一些不适于开挖抢险的道路,就能通过更精巧的修复手段将破损的管道修复。比如在旧管道内部直接套上一段新管道,省去了拆除、再安装的步骤,还有一些塌陷的路面,可以直接回填水泥,避免开挖路面。总的来说,就是更快速地处置险情,尽可能减少对城市交通、市民生活的干扰。

北京的应急抢险工作要求很高,除了“城市主干道非开挖技术综合应用抢险方案”,我们还提出了再生水抢险“双路供水法”,北京的桥区多,交通情况复杂,强降雨天气往往也伴随着交通的不确定性,堵车也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在出现积水时。

对此,我们对梳理出的易积水点、下洼桥区全部设计了多套抢险方案,包括车辆从哪条路线前往、在什么位置布设排水设备,这些都必须要有替代方案,出现问题时,必须立即解决。

为百姓解决难题,“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新京报:作为一名抢险“老将”,你觉得经验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王长兴:每年雨季,都是我们防汛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我记得2017年7月,有一天雨下得很大,管网巡视人员发现学知桥附近出现了污水进入河水的情况,就判断可能有地下管网破裂。

我赶到现场后,凭借多年经验发现路面存在异常,蹲下身把手电平放在地上一照,果然发现地面有略微的下沉,结合当时的降雨天气以及污水入河的情况判断,很可能地面存在大面积的空洞塌陷。

而这里距离路口只有150米,车流量很大,而且还有30多条公交线路途经,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我将情况汇报后,经过研判,相关部门很快采取了断路措施。

经过地勘检测,我们发现,这里的地下有一处长20米、宽9米、深5米的空洞,及时的处置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后来,我们及时对此处进行了抢修,应用的就是“城市主干道非开挖技术综合应用抢险方案”。

在抢险现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情况。我常跟队员们说,“下水穿鞋,上岸光脚”,这也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由于长期穿着雨鞋在积水中浸泡,靴子会将小腿四周磨破,所以必须要格外注意自我保护。

新京报:你从事抢险工作多年,有哪些让你至今难忘的时刻?

王长兴:这两年最难忘的,还要数去年支援郑州抢险的经历,这是近几年我们遇到的最困难的一次任务,但大家的干劲都非常足。当时,我们负责抽水的莲湖路下穿隧道积水深度达4.5米,为最快速度抽排积水,设备几乎不停,人员也是抽空休息一下就很快投入作业。

有一个场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知道我们没吃上饭,住在附近的居民在家煮了鸡蛋、熬了粥、炸了油条,特意给我们送过来,摆了整整一长桌,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边给我们食物一边落泪,还有一对父母带着几岁大的孩子向我们鞠躬致谢。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这种能为百姓解决难题的成就感,也是我坚持从事抢险工作30多年的最大动力。

人物简介

王长兴,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抢险大队副队长。王长兴于1989年开始参与抢险工作,近年来,先后参与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抢险、2018年支援天津抢险、2021年支援郑州抢险等近千次任务。曾荣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应急先锋”“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

背景

王长兴在抢险之余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归纳了“四环五步两加强”应急队伍短期能力提升工作法;开创性地提出“城市主干道非开挖技术综合应用抢险方案”;创新提出再生水抢险“双路供水法”;研制了360度无折叠导水护套装置,提升抽水流量约30%;牵头编写《城市排水管渠应急抢险处置指导规范》。在他不断的总结探索中,一个个抢险难题被破解,抢险效率被不断提升。

人物金句

“每到汛期就连轴转地备勤、抢险,是我们排水抢险人的工作常态。但看到险情被妥善处置,使我有为百姓解决难题的成就感,这也是我坚持从事抢险工作30多年的最大动力。”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pg麻将胡了下载入口的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