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潮涌京津冀 逐梦新征程】让自主创新落地生根 京津冀深度协同发展合奏曲在这里奏响-pg麻将胡了模拟器

2022-07-19 22:01

来源标题:【潮涌京津冀 逐梦新征程】让自主创新落地生根 京津冀深度协同发展合奏曲在这里奏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八年以来,三地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天津紧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一“牛鼻子”,立足各自比较优势,一曲曲产业协同、自主创新的乐章,正在这片热土轰然奏响。

北京东南方向140多公里外,有一片科技园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已建成的面积约69万平方米的企业办公区内,楼宇林立,企业聚集,创业氛围浓厚,创新活力迸发。

京津冀协同发展,滨城是重要板块,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滨海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桥头堡,不但是两地对接的重要纽带,也肩负了落实区域协同的重要使命。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众多京津冀资源加速借势落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自主创新提速 企业发展“底气”十足

“要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中国的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三年来,科技园同北京中关村同频共振、相向而行,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能力不断增强。挂牌以来,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创新发展活力澎湃。

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座座砖红色的办公楼中,每天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

“您看这个租赁柜,现在已经在三亚投用,里面是我们的白沙mini助推器,是水下游泳、浮潜、深潜的设备。”在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工作人员正在介绍的是公司推出的消费级产品白鲨系列水下助推器、智能动力浮板等,这些产品相继荣获中国外观设计专利奖银奖、德国红点设计奖等国内外大奖,远销海外70多个国家。

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科技园走出来的企业。“过去,与水下探测器相关的核心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目前这些技术国产化已大幅提速。公司生产的水下机器人在南水北调工程黄河隧道4.7公里的水下探测中,发挥自主化探测能力,帮助工程顺利完成检测。”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仓说,公司目前境内授权专利已达253项,境外授权专利44项。

“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让创业者心无旁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产品的创新研发中。”魏建仓说,“我们致力于把工业级的系统技术与消费级的供应链能力融合起来,为人类探索水下新世界提供革新性的工具,真正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作为第一家从北京中关村到园区落地的科技企业,致导科技是国内无人机行业中首家获得iso航空电子设备全系列认证范围的高科技公司,2017年落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北京公司侧重点不尽相同,致导科技将技术服务、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等业务团队带到了新区,扎在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致导科技的业务核心是导航飞控系统,是无人机的核心部件,客户对技术服务的需求黏性非常大。对于无人机行业来说,专业的测试环境是很必要的。”致导科技有限公司的ceo李晓宇说。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进行合作后,企业在园区内申请到一块空域,不仅可以进行飞行测试,还不会对安全造成损害。“测试区域只要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企业测试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了致导科技的发展。随着测试能力的不断提高,致导科技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已累计获得各项专利60余项。今年,致导科技也将在科技园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企业的快速成长只是园区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已突破3000家,北京企业占到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全部新注册企业的30%,园区内北京企业在集聚科技资源、创造知识产权、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持续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的同时,也在持续发力加快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助力园区企业腾飞,全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持续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聚焦主导产业 打通堵点积蓄发展势能

近几年,一批高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涌现:实现远程控制的5g工业机器人、火神山医院使用的对讲机系统、定制化生产全屋部品……园区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 1”产业体系的成果初显。2021年,科技园新增项目60%企业为科技型企业,较2020年增长47%,形成了一批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集群,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日趋完善。

坐落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碳氢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迁入科技园,团队成员从3人扩充到30人,年销售收入增长率也超过20%,其自主研发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产品更是远销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地。

“科技园给予了企业一个有效衔接研发与前沿市场的平台,可以让老师、学生的科研成果得以顺利转化。”碳氢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旺说,在科技园赋能服务和资源对接的助推下,目前,公司的新型纳米纤维素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膜制造、气凝胶制造、纸张纤维增效、水处理等领域。同时,公司也建设了一个400平方米的纤维素纳米纤维研究室,为自身的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碳氢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是科技园辖区内的“园中园”,通过合作,将进一步完善高校成果转化,发挥天津科技大学在生物合成、发酵等领域的优势,推动一批自主创新的“硬核”成果落地转化。与此同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滨海)石化产业研究院也在2021年落户科技园,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源头体系在科技园初见雏形。

据了解,2021年,科技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入库64家,累计达到98家,较去年增长188%;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累计达152家,较去年增长281%;新增雏鹰企业60家,累计达到101家,较去年增长176%。和能人居、锐创环保、杰瑞石油工程3家企业入库瞪羚企业。

不仅如此,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正在科技园崛起。其中,联汇智造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将mover摩尔机器人导入5g技术,与中国电信共同完成内测,实现机器人控制信号通过5g网络传输。海河生物成为国内率先获得中国质检总局颁发检验检测机构认定证书的民营企业。科芯生态农业项目入选农业部优秀案例,园区创新的“火花”在持续迸发。

今年六月,围绕园区重点“3 1”产业体系持续发力,魔方出行北方总部项目、震威集团绿色节能一体化光伏项目、天津辰欣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集体签约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区域产业发展升级再添全新动力。

“科技园着力为企业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企业在科技园能够实现快速发展。”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陈强表示,立足科技园定位和现有服务业发展特点,园区不断整合央行征信中心、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天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经开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等资源,聚焦优化完善人才创新体系。同时,塑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各类科技平台创新成果汇聚。

未来,科技园也将继续聚焦“3 1”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抓招商,以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依托产业龙头企业把上下游产业链拉长,着力招引引领性、龙头型、抗风险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项目落户科技园,持续为园区注入全新发展动能。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陈汝宁 吴涛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pg麻将胡了下载入口的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