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北京援藏抗疫医疗队的378名队员乘机离开拉萨,结束了长达77天的援助工作。
今年8月,西藏发生首起规模性本土新冠疫情。受高原环境、地理位置、医疗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当地面临较大疫情防控压力。
8月17日以来,北京集结了多方专业人员赶赴西藏,为当地建设实验室、接管方舱医院、组建流调队伍,成为拉萨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撑力量。
最后一支离藏的外省市医疗队
今年8月,西藏发生首次规模性本土新冠疫情。8月17日,北京援藏抗疫医疗队首批队员前往当地,在核酸检测、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疾控溯源等多方面展开支援。11月2日上午,历经77天的援助工作,378名队员顺利完成任务,从拉萨返回。他们是最后一支离藏的外省市支援医疗队。
北京友谊医院援藏干部、北京援藏抗疫医疗队副领队孙树学介绍,8月17日抵达拉萨后,北京援藏医疗队分别用时30小时、36小时建成两个核酸实验室,快速兑现了北京市援助拉萨市15万管核酸检测能力的承诺,为拉萨疫情防控开展精准排查、人员管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间,北京医疗队实验室有35天的检测量在12万管以上,近一半天数的实际检测量达到理论产能的80%以上,克服了高原缺氧、采样送样环节的诸多困难。
在抗疫过程中,北京医疗队实验室保障承担了拉萨市最大的社会面筛查样本量和全市超过50%的方舱医院样本量,截至11月1日,已累计进行核酸检测836.8万管,完成1565.3万人次的检测量。
协助拉萨市成功组建流调队伍
此次随队援藏的医务人员中,来自北京市疾控系统的10名专家成立了北京医疗队疾控系统流调溯源专家组,用两天时间即协助拉萨市成功组建了240人的电话流调队伍,后又支持城关区建设了以12个街道为核心的48人现场流调队伍。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专家组抵达拉萨后,充分利用首都抗疫的成功经验和专业优势,根据拉萨市流调整体情况和疫情形势,除了协助组建流调队伍外,还在当地开展专业培训,线上审核答疑流调信息,撰写每日流调质控报告,指导审核精准流调报告,以及参与现场流调等工作。
专家组还为城关区解封降级工作提供专业意见,参加城关区解封降级调度会共21次。其间充分利用拉萨市疫情数据,完成了涵盖防控措施建议,动态清零目标的分析及阶段计划,重点职业、重点机构检出阳性人员分析报告等110余个分量厚重的分析报告及工作方案。同时,协助拉萨市政府完成了4份常态化工作指引、2份防外溢方案的专家修正意见,为西藏抗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pg麻将胡了下载入口的技术支持。
在流调溯源专家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当地阳性人员从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到落位管控的时间缩短,效率明显提高,为当地疫情防控、控制病毒传播争取了时间。在此过程中,当地流调体系也不断完善,北京专家深入社区、村落、单位等现场形成的疫情处置“典型案例”,成为了当地基层工作人员的“实战教科书”。
专家进驻当地方舱开展救治工作
北京医疗队还开展了柳梧体育场方舱的救治指导和会展中心二号方舱的全面救治工作。
柳梧体育场方舱被称为“拉萨第一方舱”,承担了疫情期间最重的收治任务。北京医疗队8名临床专家全部进舱指导患者救治、方舱管理和院感防控,在柳梧方舱被设为亚定点医院之后,救治任务更重,北京专家成为方舱救治的兜底支撑,每日负责进行方舱重点患者会诊、舱外患者筛查。
会展中心二号方舱的北京医疗团队在拉萨市运行方舱医院工作中先后达成了“三个最”——最快完成全面接管,最快形成战斗力,最快高效有序运行。
会展中心二号方舱由北京央属、市属14家医院全面管理,医务人员克服方舱医院建筑布局限制,因地制宜地对方舱内外进行改造,设计出了满足院感防控和实际需求的动线。医疗队还自主开发了适合方舱医院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让患者出舱的时间从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到10分钟,极大提高了方舱运行效率。
除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医疗救治外,来自北京的院感专家也前往拉萨市医院、方舱、隔离点等疫情防控第一线进行了170余次院感检查督导,提出改进意见建议600余条。
海拔三千米之上的新冠抗击战
不同于平原地区,拉萨海拔高、地处偏远、医疗资源薄弱,开展新冠防控工作殊为不易。
拉萨的平均海拔为3650米,北京的平均海拔仅有43.5米,抵达拉萨后,队员们普遍出现了高原反应。
抵达拉萨后,北京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所长卢红艳出现了发热、虚脱等症状,血氧一度低到70%以下,不得不一边吸氧一边流调;医疗队队员、医生武军元需要进入方舱开展诊疗工作,戴着n95口罩、穿着隔离衣,3个小时就觉得非常疲惫。高反没有医治办法,队员们努力适应高原环境,房间内也配备了氧气。8月26日,北京派出第二批队员进行人员补充,全部进驻方舱医院。
核酸检测能力有限、核酸报告出具周期长,是当地面临的一大挑战。
刚到拉萨,孙树学便奔波于核酸检测实验室施工现场,3天只睡了8个小时。实验室建设经历了一番波折,最初的设想是利用拉萨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的场地,同时接管当地疾控部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但由于后者不具备扩建条件,方案进行了临时调整;新院区则由于尚未完全投用,电压负荷不足而进行了连夜的施工扩容。由于西藏地处偏远,航空运输也有限制,原本“货随人走”的物资不得不改变线路分批运达,这也导致第一批运达的设备因部分关键配件仍然在途,无法使用。
为了最短时间启动实验室,孙树学从医院所在地乡政府借来电源线,从拉萨市人民医院门诊搬来电脑、打印机、扫码枪,连医院食堂的冷柜也借来储存试剂。几番“东拼西凑”之后实验室快速启动,保障了抗疫工作顺利进行。
新京报记者 戴轩